查看原文
其他

廖奕:法不容情的难题该何去何从 | 学者评论

廖奕 上海法治报 2022-10-19

任何形式优良的执法,都可能陷入困境。长久以来,人们对实质正义的执著祈求,构成了公众法律情感的底色与基础。尽管现代法治的硬核几乎被公认为程序正义,但如何建构一种有效容纳公众情感的法律实施模式,依旧是聚讼纷纭的话题。法不容情与法亦容情的古老辩论,至今仍在延续,通过一个个鲜活案例,引发人们对法律根本问题的思考。



  近期发生的陕西榆林“芹菜”案和上海“巴黎贝甜”案,均指向了法律的情感难题。以公众的朴素认知看来,法律不外乎人情,至少不能与大众常识、民众常情相抵触。这虽然不是成文的法则,但在公众心中确是某种超法条的信念。其实,法律不强人所难,不排斥正常情感诉求,这个基本原理往往也能获得立法者的理解、认同和支持。总体而言,法律作为一套多方关联、相互嵌套、整体生成的权威规范体系,在创制和生成之初,就蕴含起码的情感基准,即常说的道德底线。所谓“道德”,准确说来,是指“道德情感”。但在某些执法者眼里,由于这样的基准缺少明确的条规依据,几乎对此全盘放弃。

  我们固然不应苛责执法者,但也不能就此“甩锅”于立法者、司法机关甚或公众。在一个追求法治的国度,各主体基于各自视角,势必产生对法律正义不同的认识判断与行为模式。此处的“法律”,显然不仅是法规条文,它更高远和准确的含义是,某种共同理念造就的“活法”。作为一个生活共同体、政治共同体、命运共同体的成员,任何个人、组织、社群都应尽力扩展自己片面的法律视野,尽可能用换位、移情、协商、沟通的办法,找出化解矛盾的最优方案。

  在实践中,案件难办也许不是因为纸面规则的匮乏。形式上掌握决定权的执法主体,寻找可适用的规则都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。即便是法学家经常探讨的法律原则与法律规则的冲突,理论上也不难找到衡平之策。无论是“比例正义”或“过罚相当”原则,均应体现衔接法价值、融贯法规则、指引法实施的系统功能。但这样的“前设”难以明文表达。一旦我们深入生活底部,就会发现,写的明明白白的法律理论逻辑,往往很难穿透纷繁芜杂的现实场景。一旦遇到法律情感的礁石,过于微观和具体的思维,难免陷入本位立场的泥沼。


  从顶层设计看,法治思维与系统思维、辩证思维、底线思维紧密关联,但落在基层实践,这样的思维如何展开,究竟还是成了问题。近年来,我国的法治体系建设成效明显,立法、司法、执法、普法全面推进,特别是法律实施的释法说理水平有了很大提升。但不容讳言,释法说理不单是就法论法,要使法的内外之理澄澈,回避情感是万万不可的。人皆有正常的欲望和需求,这些要素构成法律上的权利渊源,而人们的道德情感则是甄别欲望是否必要、需求是否正当的试金石。法律如若不能涵盖此种情感标准,势必会与最基本的力量作对,产生毁灭自身正当性的反噬力。只有保住这条底线,法律的生长方可提升到一种“理性”的高度。

  在相关讨论中,部分法学专家对机械执法进行深度批判,主张发挥法律原则在疑难案件中的妙用,或更精准地把握法律的规则体系。不论如何阐释,核心问题仍然存在:法律能否包容情感?专业化的法律实施与大众化的道德情感激烈碰撞,何去何从?近期这些公案,也许对未来立法的整体优化大有裨益。


  但立法绝非万能,创设新的法律规范尤需审慎。在论证立法必要性、正当性的时候,千万别忘了还有那些潜伏于民众内心深处的正义情感,也是一种必须认真对待的“高位”法则。习总书记指出,“只有铭刻在人们心中的法治,才是真正牢不可破的法治。”毫不夸张地说,铭刻于人们内心深处的“活法”,是一切有形的立法以及法律规范严格实施的基准。新时代中国法学家的智慧,理当贡献一种可行的融通方案,以消解大众正义情感与专业法律体制之间的隔阂。在实践中,我们也期待行政执法与市场主体之间的纷争,尽可能优先通过与全过程人民民主配套的法治思维和方式加以解决,写出一份法理情兼备的处罚决定书。

作者 | 廖奕(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、博导)

(原文刊载于《上海法治报》2022年9月16日B7版“学者评论”,责任编辑:徐慧,见习编辑:朱非)


此前报道:

《〈学者评论〉开版啦!来这里聆听理性又睿智的声音

傅郁林:“司法提速”需要科学化和系统化 | 学者评论

蒋惠岭:民诉法修改的多重价值取向 | 学者评论

段厚省:民诉法修改应守住程序保障的底线 | 学者评论

刘俊海:舆论风暴中的“独董困境”该怎么破?| 学者评论

金泽刚:14年后孩子才找到,收买孩子的犯罪是否“过期” |学者评论

江利红:宠物防疫也应当遵循依法行政原则 | 学者评论

何勤华:“法典化”并非立法的最终归宿 |学者评论

冯晓青:短视频政策规制应重视各方利益平衡|学者评论

戚建刚:行政执法职权下放不能“一放了之” | 学者评论

马忆南:法律和政策应解除单身女性生育禁锢 | 学者评论

鼓励生育,应当打好公共政策“组合拳” | 学者评论

“全职主妇之忧”并不限于法律保护不周 | 学者评论

刘计划:认罪认罚案件中的上诉权应予保障 | 学者评论

陈永生:辩护律师优于值班律师至关重要 | 学者评论

孙远:准确对待认罪认罚后被告人的反悔 | 学者评论

刘艳红:刑法不是治理社会问题的万能药 | 学者评论

陈国栋:别让敷衍了事的 “问责” 蒙混过关 | 学者评论

郭春镇:保持司法定力,徒法不足以自行 | 学者评论

宋华琳:为数字政府建设厘定法治界限 | 学者评论

魏琼:城市数字化转型应为谁而转?| 学者评论

《蒋红珍:个人信息保护需平衡政府多角色定位 | 学者评论

翁晓斌:被拐妇女离婚难问题该如何解决 | 学者评论

赵宏:直面被拐卖妇女解救后的现实伤痛 | 学者评论

冉克平:“劝和不劝离”不应折损法定离婚自由 | 学者评论

王全兴:为“骑手”开通劳动权益保障之路 | 学者评论

张荣芳:突破传统劳动保护框架的时机已经到来 | 学者评论

娄宇:算法不是侵害劳动权益的“挡箭牌” | 学者评论

胡雪梅:返乡民众集中隔离应免除费用 | 学者评论

《何红锋:政府紧急采购须审慎选择供应商 | 学者评论》

李红勃:入户消杀既要谨守法理也应释放善意 | 学者评论

杨建顺:“硬核”防疫措施的得与失 | 学者评论

李青武:疫情背景下价格管制该如何施策 |学者评论

刘德良:健康码非常态非常用底线不可突破 | 学者评论

陈亮:算法“过滤泡” 要不要戳破?| 学者评论

薛虹:以法为翼 冲出消费信息茧房 | 学者评论

刘文杰:治理网络暴力,平台责任为先 | 学者评论

季立刚:处置村镇银行风险须以法治化方式实施 | 学者评论

伏军:如何防止合法银行沦为犯罪工具 | 学者评论

程金华:“不欺”是提升人民法治信心的关键 | 学者评论

申卫星:以生前预嘱推动实现临终尊严 | 学者评论

许中缘:生前预嘱引发权利冲突尚待解决 | 学者评论

满洪杰:对深圳生前预嘱规定的诊断意见 | 学者评论

张新宝:层层加码的底层问题与治理 | 学者评论

杜仪方:街道办事处的职权范围不能含混不清 | 学者评论

成协中:居委会的本分不应被疫情异化 | 学者评论

叶青:澄清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的价值取向 | 学者评论

李兰英:激励与惩罚:放过企业不放过企业家 | 学者评论

李晓明:企业刑事合规应坚守司法公正底线 | 学者评论

谭宗泽:良法善治是行政处罚的终极任务 | 学者评论

阮赞林:法律的价值应经得起现实的检验  | 学者评论

编辑 | 王菁



如果您喜欢本文,请分享到朋友圈;想要获得更多精彩信息,请关注我,长按最下方的二维码!
推荐阅读




你点的每个赞和在看,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
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